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深圳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重难点 一、疑难解析 1、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一下。 从感情色彩上说,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两部分形成明
2018-02-28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初中九年级语文 【教读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读设想】 1、紧紧抓住诵读这一主线进行教读探究──以读起始,以读收束;以读为手段,以读为目
2018-02-28
《我用残损的手掌》字词-初中九年级语文 生字注音 锦幛(zh ng)荇藻(x ng)(zǎo)蓬蒿(p ng)(hāo) 憔悴(qi o)(cu )蝼蚁(l u)(yǐ)河堤(dī) 灰烬(j n)荔枝(l )蘸着(zh n)折断(zh ) 掠过(l ) 词语解释 【憔悴】形容人
2018-02-28
《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作背景 背景知识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
2018-02-28
《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
2018-02-28
《我用残损的手掌》阅读答案 1、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⑴~⑵题: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艰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缨孩手中乳。 ⑴给文中加线的字注音: ①
2018-02-28
《我用残损的手掌》内容概括 中心思想: 这首抒情诗,用虚拟和想像的手法设想自己用残损的手掌抚摸饱受践踏和蹂躏的祖国土地,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被入侵的痛苦以及热爱祖国并对人民战胜侵略者的坚定
2018-02-28
《我用残损的手掌》全解 整体把握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
2018-02-28
《我用残损的手掌》读后感 抗日战争的枪林弹雨把一批现代派诗人打出了象牙塔。他们再也没有闲情 站在桥上看风景 , 装饰了别人的梦 。现代派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这样,是一批精神贵族关起门来的自我欣赏。因此,当戴
2018-02-28
《我用残损的手掌》练习题及答案 【基础巩固题】 1、给加粗的字注音: 灰烬()锦帐()荇藻()蓬蒿() 憔悴()蝼蚁() 2、写出下列形近的字读音并组词: 蝼()蚁() 偻()仪() 髅()议() 蒿()藻() 缟()澡() 槁()躁() 3、解词:
2018-02-28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介绍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3.5 1950.2.28)现代诗人。原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
2018-02-28
《我爱这土地》教学反思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教学形式的改革和完善。教师应学习课改理论,遵循课改要求,体现课改特色,尊重学生自主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教学的双边互动,注重阅读方法的训练和指导,使学生能把握
2018-02-28
《我爱这土地》有关资料-初中九年级语文 艾青的诗歌创作 艾青是抗战时期中国诗坛上一颗最亮的诗星,曾被智利大诗人聂鲁达称为 中国诗坛的泰斗 。 1、艾青诗歌的创作历程: ⑴艾青抗战爆发前的诗歌创作:当 新月派
2018-02-28
《我爱这土地》的意象艺术 意象是诗词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诗人的内在情思和生活的外在物象的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 意 与 象 相融合所创造的可感可触的景象。《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它作于国难当头
2018-02-28
《我爱这土地》写作特色 1、用象征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形象,形象地表达出深挚的感情: 土地 可以看做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 河流 风 可以看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 黎明 可以看做充
2018-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