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深圳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蒹葭》有关资料-初中九年级语文 《〈诗经〉两首》名句欣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四句诗写的是一个青年男子见到河洲上双双对对和鸣的雎鸠,很自然地联想到那美丽的姑娘该是自己的佳偶。
2017-02-16
《蒹葭》问题探究-初中九年级语文 ⑴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 诗言志 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2017-02-16
《蒹葭》写作特色-初中九年级语文 一唱三叹情景交融──《蒹葭》写作特点浅析 诗经是中华民族诗歌长河中的一颗最古老、最璀璨的明珠,秦风中的《蒹葭》是一首怀人之作。 全诗三章,意思大体相同。每章头两句写景,
2017-02-16
《蒹葭》重难点-初中九年级语文 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蒹葭》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爱着一位姑娘,她住在湖的对岸。青年和姑娘也许有过一段交往,也许只是偶然见过一面,但他已经深
2017-02-16
《蒹葭》教学设计-初中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学习《蒹葭》,边想象边体会句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
2017-02-16
《蒹葭》字词翻译-初中九年级语文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2017-02-16
《蒹葭》写作背景-初中九年级语文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 刺襄公 说。《毛诗序》云: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
2017-02-16
《蒹葭》原文-初中九年级语文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2017-02-16
《蒹葭》全解-初中九年级语文 赏析 如果把诗中的 伊人 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2017-02-16
《蒹葭》读后感-初中九年级语文 《蒹葭》的采用了起兴的写作手法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这种手法使此诗具有了十分
2017-02-16
《蒹葭》练习题及答案-初中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1 3题。(6 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
2017-02-16
《蒹葭》出处介绍-初中九年级语文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原称 诗 或 诗三百 ,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
2017-02-15
《关雎》学习指导-初中九年级语文 1、学法引导: 诗歌重在体会,可以通过朗读的方法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如《关雎》的首章是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作铺垫,朗读时相对平静;第二章写出君子时刻都在思念淑
2017-02-15
《关雎》教学反思-初中九年级语文 对今天的课反思如下: (1)课堂结构有些乱。学生预习的展示很零散,也不够充分,于是就出现了预设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没解决好,比如诗经里面比兴的用法,重章叠句感觉也没有讲明
2017-02-15
《关雎》有关资料-初中九年级语文 解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 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 《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