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深圳中考政策指南   2018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论坛热议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深圳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别云间》教学设计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小涵    2018-03-07 18:18:28

说两句

  •   

      《别云间》教学设计-初中九年级语文

      师:上课之前我有一点小小的要求,这节课大家能做的事自已做,行不行?

      生:(响亮地)行!

      师:现在大家听一段录音(播放《梅岭三章》录音范读之一)。

      师:这首诗我们都很熟悉,谁来简介绍一下?

      生1:这是陈毅元帅因伤病被围梅山,生命危在旦夕时写下的《梅岭三章》中的第一章。

      师:回答完全正确。我们听了一章,第二章由男同学随音乐背诵,第三章由女同学来背,好不好?注意要有感情。

      男、女生:(配乐背诵)

      师:在生死关头,陈毅元帅仍愿意献身革命事业,并坚信革命事业必将胜利,那我们的古人,尤其是古代的少年,他们在生死关头的表现又是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夏完淳的《别云间》,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答案(板书课题)。

      既然是学诗,那么,谁来说说,对一首诗,通常我们应该怎么学?

      生2:能够说出作者及有关的历史背景。

      师(插话):能不能到黑板上写给大家看看?

      (学生到黑板上写)

      生3: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学生上前说并板书所说内容)。

      生4: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了解全诗的内容(学生上前说并板书所说内容)。

      生5:可以通过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进一步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上前说并板书所说内容)。

      生6: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情感上的陶冶。

      生:……

      师:回答得非常好,真让老师刮目相看。大家总结的这些学习方法,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说、读、译、写”四步学习法(在学生的板书中画出说、读、译、写五个字)。

      师:那么,谁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作者?

      生7: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南明诗人,抗清将领。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江南一带抗清义士蜂起,夏完淳随父亲起兵抗清。顺治四年(1647)在故乡被捕,后解往南京,因拒绝清政府诱降,英勇就义。

      师:说得很好。大家注意到他的生卒年代没有?算一算,他多大?

      生:十七岁(四下一片惊叹之声)。

      师:夏完淳十四岁随父亲及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父亲死难,他只身流亡江汉,继续进行抗清活动,后在故乡云间被俘,1647年在南京被害,年仅十七岁(虚岁)。

      师:(稍停片刻)夏完淳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年青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往往是他战斗和生活的记录,是他内心思想感情的体现。我朗诵一遍,大家注意节奏和停顿,注意语气、语调,听不清、听不准的地方作好标记(配乐进行朗读)。

      师:大家试着读几遍,然后互相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把遇到的问题解决,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

      (学生模仿范读进行试读,然后展开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生8:老师,刚才您把“灵旗空际看”中的“看(kàn)”读成“kān”了。

      生9:这个字应该读“kān”,我们以前学《石壕吏》时,“老妇出门看”中的“看”也是读第一声的,而且,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这个字又是韵脚,所以肯定是第一声。

      师:回答得太好了,可见你的知识掌握不仅有广度而且有深度。律诗的韵脚一般是平声字,即一、二声的字,所以应该读“kān”,这和我们现在的读音有所不同。我们掌声鼓励,感谢他为我们作了如此精彩的回答!

      (师生鼓掌)

      师:谁来试着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诗)

      师:同桌或前后桌之间互相再读几遍,注意体会每一句表达的感情。

      生:(读诗,互相矫正,教师巡视指导)

      师:诗大家读过了,肯定也有了自己的感受,那么,你觉得诗句都应以怎样的感情来读呢?

      生10:我觉得第一联应重读“又”字,读出诗人的遗憾与怨恨。

      生11:第二联应重读“谁”字,读出作者深沉的怨愤之情。

      生12:我认为第三联应读出作者对生之留恋,对故乡之不舍,作者并非特殊材料制成的,作者也是人,是有感情的,他更珍惜生命!

      生13:最后两句应读出他对抗清事业成功的坚定信念。

      生:……

      师:说得很好,听了一遍,读了几遍,就把朗读的要点抓住了,很好!现在就按大家说的,我们听着音乐(配以古筝曲或琴曲)一起来诵读,看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觉。

      师、生:(一齐诵读)

      师:看来大家已经入境了,这一遍比刚才试读时进了一大步。现在,我们来个小小的比赛,男生读前四句,女生读后四句,我呢,和女生一组,壮大她们的实力,好不好?

      生:好!

      师:《别云间》一、二!

      生:(齐读)

      师:不错,同学们读得有声有色有味,听着你们读,我仿佛置身于悲壮的气氛之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浩然正气。课后再读再品,力争达到更高的水平。现在我们应该具体了解一下诗的内容了。

      师:课前,我们已经按“四字经”(指四字预习法)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参照注解、字典,还有你的“秘密武器”(参考资料),互相研究一下,弄清全诗的大意。

      (学生讨论、研究,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讨论)

      师:谁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4:我用诗的形式来译这首诗——

      为抗清奔走在外已三年,

      叹如今身陷牢狱成囚犯。

      山河破碎怎不叫人落泪,

      天地虽大我无力挽狂澜。

      早知死期将近来日无多,

      想要告别故乡实在很难。

      待到魂魄归来再看故乡,

      抗清的战旗啊迎风招展。

      师:一首古诗,经过他用诗的形式一译,内容一目了然,作者的意图也显现于字里行间,大家应该向他学习。谁愿意再试试?

      生15:十四岁随父亲、老师一起抗清,如今已过去了三年,父亲已经为国捐躯,刚回到故乡,却又成了阶下之囚,看着这破碎的山河,怎不伤心?怎不落泪?天地如此之广大,竟无我夏完淳容身之地!就要走到生命的终点,虽然死并不可怕,可谁又能无情?谁能不念故土?这里有儿时的记忆,有慈母的身影,有曾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如今就要永远离开,怎不叫人难分难舍呢?取义成仁已是今日之事,有朝一日,等我的魂魄再回到故乡,我相信,征伐清兵战旗一定会高高地飘扬!

      师:(鼓掌)多优美的一篇小文章!大家觉得怎样?

      生16:他把诗的大意用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而且还化用了《梅岭三章》中“取义成仁今日事”一句,很有创意!

      生17:他没有局限于诗的本身,而是加入了适当的联想,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生:……

      师:他说得很好,大家评得也不错。译诗不一定要拘泥于形式,这和我们平时的作文一样,应该有创新意识。

      师:年仅十七岁,才华横溢的诗人不肯苟且偷生,就这样慷慨赴死,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成仁取义的志愿!让我们再次朗诵这首诗——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我们说了、读了,也译了,大家表现得非常好。想想看,夏完淳决别故乡时有此绝唱,我们所知道的古代诗人中还有谁在生死关头以诗明志的?

      生18:(迫不及待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生19:夏明翰不是古代诗人。

      生20: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对。那么,大家体会、比较一下,看看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样?

      生21: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为了理想和信念而视死如归的精神。

      生22:文天祥只想到要名留史册,而夏完淳坚信抗清斗争必将胜利,他死后的灵魂也会看到河山收复,我觉得这种精神更值得敬佩!

      生23:我同意他们的看法,但我还是认为陈毅元帅最值得我们敬重,因为在生死关头他所想的不是自己如何留名“汗青”,而是要以个人的牺牲,让人间处处开遍自由之花!

      (学生鼓掌)

      师:以前我们觉得文天祥的诗就够好了,现在一比才发现还有更好的,真是不比不知道——(学生抢接:一比吓一跳)。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认识到作者的人格与精神。所以,我们的四步学习法可以再加上一个——

      生:(齐)比!

      (教师板书:比)

      师:类似的诗作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收集一下,既可作一番比较,又可以积累写作材料,一举两得。

      师:夏完淳用自己年青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战斗的诗篇,这样一首气壮山河的诗篇,不背下来就是我们的损失!用两分钟时间,我们比赛,看谁最先背下来,而且音准、停顿准、感情浓。

      生:(背诵)

      师:谁主动来背诵一下?

      生:(背诵,可采用齐背、男女生分组背、组内个别背等形式)

      师:这首诗我们已经学得差不多了——

      生:老师,我们还没“写”呢!

      生:(焦急地)我们写什么呢?

      师:对,是应该写一写。对我们来说,学了这一课,应该写的很多,例如:假若夏完淳决别故乡时还给家人写了一封信,那么,这封的内容能是什么呢?请大家联系诗作及有关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替我们的诗人写一封家书。大家可以几个人一组,选一名同学执笔,然后边讨论边写。

      生:(分组讨论、写作,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并适当点拨)

      师:同学们表现得很好,各抒已见,取长补短,所写的文章中佳句层出不穷,我都不知该欣赏谁的了。你们想欣赏谁的?

      生:某某。

      生24:(到前面读作文)

      母亲大人膝下:

      ……

      儿完淳此次被捕,料想生日无多了,未能尽孝于母亲膝下,儿有愧于养育之恩。……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儿矢志抗清,既是不负母亲平日之教导,亦是完成父亲遗愿,母亲定能原谅儿之不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儿愿以一死明志,不苟活于清贼脚下。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古人尚能如此,何况后人呢?只可惜大业未成,父亲的遗愿未能实现,实在憾甚!恨甚!

      ……

      家中诸事只能偏劳母亲了,儿媳秦篆(钱秦篆)年轻,可使择人而嫁,莫为我孤独一生;遗腹之子,望母亲抚之成人,待其成年,可告之曰:汝父为抗清而死,无愧于天地……

      ……

      师:谁来品评一下他的作文?

      生25:他写得很好,例如开头的称呼,符合古人书信用法。

      生26:我认为他在文中引用了文天祥的诗和孟子的话,更有助于表达夏完淳舍生取义的精神。

      生27:他写作时大量采用半文半白的词句,使文章有古色古香的味道。

      ……

      生28:我有一个问题,夏完淳才十七岁,文中却提到他的妻子和孩子,这可不大对劲儿。

      (学生大笑)

      师:是啊,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请作者自己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生24:我以前看过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里面提到他有妻有子。

      师:(插话)就这些吗?

      生24:不,还有。古人结婚的年龄都比较早,老师您在讲《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曾说过王弗十六岁就嫁给了苏轼,所以夏完淳有妻子和孩子也不奇怪。

      师:好哇,你用老师的矛攻老师的盾(学生笑)。他刚才解释得基本正确,这是古今风俗的差异,我们不要强迫古人也来遵守我们现代的婚姻法(学生又笑)。

      (继续请学生读作文、评作文,教师点拨、总结)

      师:我们通过说一说、读一读、译一译、比一比、写一写,充分了解了夏完淳《别云间》的思想内容,深深体会了他那种成仁取义的精神,那么,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29:我想起了孟子另外一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觉得夏完淳年纪虽小,但却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生30:夏完淳在生死关头经受住了考验,坚守自己的信仰,成就了千载美名。我们与他当时的年纪相仿,作为跨世纪的少年,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更应该经得住考验,做一个学习和生活中的强者!

      生:……

      生31:老师,对这首诗我有个问题,可不可以提出来“议一议”?

      师:你还发现了问题!太好了!快说说看——

      生31:中国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夏完淳尽忠的是没落的南明王朝,这是不是有点不识时务?

      师:大家都同意他的观点吗?

      (学生互相讨论)

      生32:是呀,我们历史书上说过,清朝取代明朝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进步,从这一点上看,夏完淳确实看不清历史发展的方向。

      生33: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也一样,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我们要从当时的实际出发,要看他身上积极的一面。

      生34:我补充几句。夏完淳的言行虽然有局限性,但他不苟且偷生,能够舍生取义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不能因为太阳有黑子就否定太阳的光辉,我认为夏完淳是“不识时务”的“俊杰”!

      ……

      师:大家说得实在太好了!夏完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还有责任将之发扬光大,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朗诵一遍全诗,再次感受诗中的浩然正气!

      生:(随音乐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师:这节课我们说了、读了、译了、比了、写了,同学们又加上了一个议,今后学习类似文章时,别忘了试试这种“六步学习法”(板书)。

      大家的表现我十分满意,大家对自己满意吗?

      生:满意(一部分说不满意)。

      师:有的同学说满意,也有的同学说不满意,那肯定是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没机会发表,没关系,课后,大家以《别云间》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写你所想写的,文体不限,字数不限,我期待着欣赏你们的大作。

      下课!

    2018深圳各区中考录取分数线
    福田区 罗湖区 南山区 宝安区 龙岗区 市直属
    2017深圳各区中考录取分数线
    福田区 罗湖区 南山区 宝安区 龙岗区 市直属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分享到: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 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中考作文]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2023中考]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深圳中考指南

    深圳中考指南

    2014新学年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深圳中考网编辑团队将深圳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精心编撰了《深圳中考指南》......[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中考体育

    志愿填报

    中招考试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复习

    中考作文

    中考一模

    中考说明

    中考真题

    中考二模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深圳中学

    深圳实验

    福田中学

    红岭中学

    翠园中学

    深圳外国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