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深圳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涵 2016-12-27 21:45:33
《痴心石》选自《三毛文集》作者是三毛,“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饰“石头”,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痴心石阅读答案及练习题,仅供大家参考:
《痴心石》阅读答案:
2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文中第①②段写的是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故事,这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除。
B.品读第③段画线句,这些语句表现了父母对我个性和爱好的尊重,是痴爱的表现。
C.第④段加点词“包涵”的含义是:父母对于“我”的那些怪癖,认为情有可原,而选择了理解与尊重。
D.第⑨段画线句中,作者说“可是开不了口”的原因是:“我”深深感受父母的爱,“我”怕一开口就会泪流满面。
30.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⑨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2分)
答案:作者一方面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想把“我”想得到的一切都给了“我”;另一方面因为父母为“我”付出太多而愧疚,“骂”实际上是反语。
31.品读下列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4分)
①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答案:作者通过语言描写,细致地表达了父亲为“我”挑石头、洗石头的良苦用心和浓浓爱意。
②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答案:作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或:通过“我”的联想与想象),细腻地表达了“我”对父母“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
32.理解: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饰“石头”,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
33.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提示:肯定的说法: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有自己的爱好与兴趣,这样有助于在今后在社会中立足。
否定的说法:不应该让孩子有“怪癖”,毕竟孩子还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合理的引导孩子。肯定或否定这种做法均可以,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
2018深圳各区中考录取分数线 | |||||
福田区 | 罗湖区 | 南山区 | 宝安区 | 龙岗区 | 市直属 |
2017深圳各区中考录取分数线 | |||||
福田区 | 罗湖区 | 南山区 | 宝安区 | 龙岗区 | 市直属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