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深圳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真题 > 中考语文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珞石 2014-06-22 09:37:18
议论文:
赢了比赛不要输了童年
王言虎
江苏卫视最新一期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迎来首场中国选手国际PK赛。中国神童李云龙在“新郎新娘配”的比赛项目上遭遇意大利神童安德烈,赛果是李云龙完胜。但比赛过程中,李云龙却受到安德烈的“误导”,以为自己“记对了,摆错了”并将输掉比赛而哭到崩溃,与安德烈冷静沉稳的表现反差极大。这在网上引起热议。
从竞技层面讲,所谓“最强大脑”,评判的标准只有一个:天赋异秉。李云龙在这方面的能力当然无解,也理应晋级。但从人的角度讲,一个人要想成长,光靠超强记忆力与逻辑思维是远远不够的,理性刻度之外,更需人性温度。换言之,一个人要想全面成长,不仅需要较高的智商,更需要健全的情商。
智商是天赋的,情商是后天的。在节目中,从始至终,意大利小选手安德烈表现得都很沉稳淡定,这或许是由于他根本就把这次比赛当作一场游戏而已,正如他自己所言,“能够参与其中,享受比赛并且获胜”,比获胜更重要的是参与跟享受。与安德烈相比,李云龙或许就显得有点急功近利了,他在此前的节目中表示,“我没有梦想,我是来子承父业的”。成败心态如何,完全表现在两人的言语与神态上。
那么,是谁导致了两个孩子在面对成败时的迥异表现?从孩子口中可窥知一二。安德烈“每周休息两天,周六和周日。不过下午我也没什么事情,所以我就跟朋友去踢足球”。与安德烈相比,李云龙“每个礼拜爸爸基本上不给放假”。一个是每天能自由安排时间,做着自己想做的运动。另一个却是在父亲严格管教下拼命学习,几无自由支配时间;一个能完全循着自己的兴趣度过童年,另一个却在“子承父业”的严格管教下过着格式化生活。自由空间的大小,生活方式的迥异,决定了两个异国少年在面对成败时,表现出不同的心智模式。
拥有一个“最强大脑”固然是人之幸事,固然可在某些专业化领域获取谋生机会。但是,社会结构是复杂的,谋生之外,还应有更多自我实现与人际交往的需求。但如果仅仅只有“最强大脑”,有智商而无情商,恐怕只会有职业,而不会有生活。而生活,才是人生的主题。
没有假期的童年是可悲的童年,没有自由的童年造就残缺的童心。“最强大脑”也好,普通孩子也罢,对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来说,最重要的应当是身体、人格与常识,接受起码的规则意识、逻辑训练、爱的教育足矣,并不一定要有多么突出的才华。毕竟,幼小的脊背,驮不动成人世界种种过分的预期。
我们应该感谢《最强大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比较中西亲子教育的平台。安德烈与李云龙的场上表现也告诉我们,对于天才,赢了比赛固然好,但若赢了比赛,输了童年,比输了比赛更加令人惋惜。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人的全面成长,健全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对于天才,童年比比赛输赢更加重要。
“这或许是由于他根本就把这次比赛当作一场游戏而已”,“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删去。“或许”即可能之意,如果删去,则句意为:这是由于他根本就把比赛当作一场游戏而已。原句句意改变,太过绝对。保留“或许”,才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对比论证。通过以安德烈为代表的西方教育与以李云龙为代表的中国教育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情商教育的重要性,表现现出不同的心智模式,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李云龙的爸爸教育方法对不对,说出你的看法?
(答案不唯一,仅供参考)
答:不对。比赛的输赢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孩子的童年只有输赢,只有学习,而没有了自己的兴趣,那么孩子是感受不到幸福的,且长此以往,反而容易适得其反,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的全面成长。
【查看原帖:2014深圳中考文言文和议论文真题答案(第一时间)】
编辑推荐:
2018深圳各区中考录取分数线 | |||||
福田区 | 罗湖区 | 南山区 | 宝安区 | 龙岗区 | 市直属 |
2017深圳各区中考录取分数线 | |||||
福田区 | 罗湖区 | 南山区 | 宝安区 | 龙岗区 | 市直属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